|
|
|
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訪客
IP:3.236.50.79 |
|
|
|
|
|
今日:27 人 昨日:73 人 訪客總數:157852
|
|
|
 |
| |
|
小綠綠—Green Generation 首頁 / 對話與交流 / 關於如何吃,吃什麼,在學校可以做些什麼?
關於如何吃,吃什麼,在學校可以做些什麼? |
回應 |
吃的教育目前在國小是以道德與健康領域中授課,它可以有哪些形式呢?
,, --本文最後於2012/11/6 下午 11:16:25修改-- |
|
|
程碧琴 |
|
回應內容 |
回應者 |
|
日本食育的推廣情形:
台灣立報10/30宋竑廣報導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9F%B3%E5%A4%9A%E9%B3%A5%E6%A8%A3%E6%A8%A3%E5%85%BC%E9%A1%A7-%E6%97%A5%E6%9C%AC-%E9%A3%9F%E8%82%B2-%E8%A8%88%E5%8A%83%E6%9C%89%E6%88%90-134656049.html
一石多鳥樣樣兼顧 日本「食育」計劃有成
日本政府有感於偏食、健康問題、過度減肥與糧食自給等問題日益嚴重,在於2005年通過《食育基本法》,闡明食育為生活的基本。和智育、德育與體育等教育的重要性一樣,透過學習與飲食相關的知識,與選擇飲食的能力,健全飲食生活;該法規定政府單位有責任義務推行總體性的施政與政策,於是設立「食育推廣會議」,跨部會地做成與該法第二章標題同名的「食育推廣基本計劃」
結合文化傳承的「食育」
推廣食育,包括建立消費者與生產者的信賴關係,活化在地社區,以及繼承與發展豐富的飲食文化
同樣面臨糧食自給率低下等飲食問題的台灣,目前也有部分縣市或零星的學校,利用營養午餐做有機蔬菜推廣與地產地銷的工作,但還面臨經費、法規等不同面向的困難,也缺乏全國統籌機制來處理;況且「隨時有斷糧風險,但各種棄農與離農的主張與作為卻持續不絕」(糧食危機關鍵報告:台灣觀察/彭明輝著)
--本文最後於2012/11/6 下午 11:17:12修改-- |
|
2012/11/6 PM 11:02:56 / 111.243.222.37 |
|
|
程碧琴 |
|
其實如何吃得健康很重要
現在人太多文明病
因為有許多食物都噴灑著農藥
有些學校有自己的農園
透過栽種蔬果讓孩子更能體驗人與自然的關係 |
|
2012/11/8 PM 05:31:48 / 10.100.173.5 |
|
|
謝蕓璟 |
|
生活中的吃喝玩樂~最接近小朋友的生理和心理需求..
吃喝玩樂放在食育中:
是讓小朋友在~吃~~喝~的食農教學中以~玩~樂~的方式學習..
|
|
2012/11/10 AM 08:32:51 / 36.230.41.181 |
|
|
黃義峰 |
|
看了最近毒澱粉事件的新聞加上每日一報.....台灣小吃幾乎都不能吃了,看來我們可能都要回歸到以前的農業時代,自己種菜種稻了。
透過這次食農教育帶小朋友認識如何製作米苔目,讓我又回想起小時候鄰居家自己做米苔目的情景,這學期的點心社我就把這項點心加入課程中。寒假到鹿港時,無意間發現做米苔目的工具還特地買了一個回來。
上完課之後發現真的「隔行如隔山」,製作米苔目不困難,但是拿捏米漿的黏稠(柔軟度)就是一大問題,因為這牽扯到成品的軟硬度,所以還是要經過多次的實驗才能找到最適當的水份量。 |
|
2013/5/31 PM 04:40:45 / 10.100.173.11 |
|
|
葉靜怡 |
|
這兩年食安問題受到重視,吃的議題學生和家長都有比較注意。 |
|
2014/5/21 AM 09:28:30 / 10.100.173.13 |
|
|
黃義峰 |
|